来源:红刊财经
作者
汉中
近日,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告,据公告显示,博俊科技将以每股10.76元的价格公开发行.34万股,公司将在12月25日正式开启新股申购。
作为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专业制造企业,博俊科技拥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完整的研发设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在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受到了业内合作企业的多方认可。
冲压产品支撑营收稳健增长
生产能力具有成本、覆盖面双重优势
博俊科技长期专注于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包括,冲压业务、商品模业务和注塑业务,其中冲压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该业务主要覆盖了汽车的框架类、传动类、其他类零部件产品和相应的生产性模具。年至年,公司冲压业务收入分别为3.89亿元、4.12亿元和3.87亿元,占主营收入比重分别达到90.84%、89.88%、77.44%,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在其支撑下,公司营收在近年中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年至年,公司营收由4.39亿元增长至5.22亿元,复合增速达到8.98%。
通过领域内多年深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经验,在生产成本的控制和领域的覆盖上建立了双重优势。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凭借精细化管理模式,博俊科技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并不断精进生产管理系统和改善管理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通过管理模式的建立,公司在成本上取得了一定的领先性。《红周刊》通过梳理同行业数据发现,年博俊科技毛利率达到29.13%,在所属的wind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行业内居于中上位置,领先于行业24.02%的平均水平。
此外,公司在具备冲压件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发展注塑技术。该项技术的运用,使得公司可以在一个组织框架下结合多种工艺完成冲压、焊接、机加工、注塑和装配等工艺,不仅拓展了生产线,还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客户对产品的管理流程。凭借将冲压和注塑在一个组织框架下二合一的生产模式。公司搭建了流畅的一体化生产线,具备了覆盖面较为广泛的工序,并以此在行业内建立较强竞争力。
智能机器人技术打破传统焊接模式
工艺水平成就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俊科技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积累了核心竞争力。年至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万元、.92万元和.90万元,研发投入逐年呈递增趋势。
通过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公司以国内外先进的冲压、焊接技术工艺、注塑工艺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技术积累,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形成了公司自有的冲压工艺、焊接工艺、嵌件注塑等核心技术,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激光焊接、CMT焊接过程中,博俊科技已全面应用了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相较于传统的抽样式破坏性检测,公司引入了焊接监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检测的覆盖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特殊过程无法%对产品进行质量确认的工艺难点,大大提高了焊接过程放行产品的质量水平。使公司大批量生产的工艺过程的稳定性、一致性均取得明显进步。
此外,公司还创新性地对全套流程进行优化,对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化、自动化改进。通过对模具、夹具等的设计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设立跨部门多功能技术专家组;应用EMES系统全流程跟踪每一个最小组件的加工进度、质量状态。凭借上述优化和改进,公司缩短了研究的开发周期,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
而与此同时,除现有精密冲压零部件产品类别外,公司目前正积极向车身、底盘冲压焊接装配件及新能源电池结构件等新产品类别拓展。
目前公司已成功通过了IATF:等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并与蒂森克虏伯、麦格纳、福益、耐世特等国际优秀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产品在近年中逐渐打开了北美、欧洲、南美等地的国际市场。
本次募集资金,公司将用于投建汽车零部件、模具生产线建设和生产基地项目,募投方向全部围绕主营业务展开。公司方面表示,年至年6月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产能利用率接近%,生产设备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况。而重庆、成都等新建生产基地的逐步落成投产,将有利于公司产能紧张的局面。而随着未来产能的提升和释放,公司业务规模或有望在未来实现进一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