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报
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已落下帷幕,本次微课比赛共有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的87所高校参赛,总计提交参赛作品件。第一临床学院共有3名老师参赛,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教学设计奖一项。
来自我院的骨科教研室的苏保老师《老年人身边隐秘的“凶手”》荣获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及教学设计奖;耳鼻喉科学教研室的康厚墉老师《梅尼埃病眩晕反复发作之谜》荣获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麻醉教研室的沈一维老师《动脉血压监测之“无中生有”》荣获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苏保
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康厚墉
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沈一维
全国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奖-苏保
#2
获奖教师
一等奖教学设计奖:苏保
获奖作品:《老年人身边隐秘的“凶手”》
个人简介:
苏保,男,37岁,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得骨科博士学位。现为重庆医院骨科主治医师,讲师。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十余篇(总影响因子12分)。,,年参加COA国际学术大会并作大会发言,年获得“博骨论今”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第一名,年获得重庆医院英文讲课比赛一等奖及最佳课件奖,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英文讲课比赛一等奖,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万例挑一”病例比赛重庆初赛一等奖,西部半决赛第二名,全国总决赛第七名。年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学者;年获得重庆市第六届微课比赛三等奖,年获得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主要擅长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常见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的诊治。
获奖感言:
非常有幸能代表重庆医科大学参加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与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87所高校的位教师同台竞技并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及教学设计奖。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获奖是整个教学团队精诚合作,金石为开的结果。
医院领导,教务处和科室各位老师对本人画龙点睛般的大力支持。在医院领导的周密安排下,我的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对微课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比赛之前科室主任黄伟教授和罗小辑教授、权正学教授也为我提出了很多专业方面的意见,使我的讲课内容在保证广度、深度及趣味性的同时兼顾专业性,教学设计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另外比赛期间远在大洋彼岸的爱人彭晓华博士也给了我极大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更加从容、自信地参加比赛。
二等奖:康厚墉
获奖作品:《梅尼埃病眩晕反复发作之谜》
个人简介:
康厚墉,教授/主任医师,国内知名耳科学与临床听力学青年学者,在本领域医疗、教学、科研上均有较深造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其他各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规划教材1部,任CSCD期刊《中华耳科学》、《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理论授课多次荣获受学生欢迎教师。
激发兴趣,启迪创新,根植思辨;热爱教学。
获奖感言:
微课能激发兴趣,启迪创新,根植思辨;热爱教学,从制作好的微课开始。
三等奖:沈一维
获奖作品:《动脉血压监测之“无中生有”》
个人简介:
沈一维,女,博士研究生在读,重庆医院主治医师、讲师,重医大附一院麻醉科党支部宣传委员。参与发表SCI及CSCD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第十八届青年教师中文讲课比赛一等奖、最佳课件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年度获重庆医科大学中文讲课比赛三等奖;年获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系首届讲课比赛二等奖等。
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重庆医院教务处提供的机会,非常感谢麻醉学系提供的平台,非常感谢团队的大力帮助,在各位老师的热心帮助和精心指导下,圆满完成微课录制并获奖,教学相长,让我在比赛中成长,在比赛中进步,在比赛中提升。
#3
微课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质量微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我院将继续加强微课建设,推进一流课程,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撰稿:苏保、康厚墉、沈一维、江敏、周子涵
排版:周子涵
审核:李兵
围绕医学教育三阶段之第一“院校教育”阶段,面向重医一院四千余名教师、近一万名在校学生、25所教学基地,聚焦教改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