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镇
每一片青瓦
每一块老砖
每一条街巷
总埋藏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水陆交通时代,繁华的石桥古镇,是沟通川西南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川中有名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
在古镇的一角,住着这样一位匠人,他手握木椽,眼盯花雕,身穿围裙,脚踩乌木上,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手法,将人物、飞禽、走兽在乌木、水曲木上表现得出神入化。这位匠人就是石桥古镇的刘德发。
镂空雕花
在刘德发的小楼陈列着丰富的木雕精品器件,令人大开眼界。雕花的门窗,雕花的床面,雕花的桌椅,雕花的箱柜,乃至雕花的茶台……
一件件乌木雕刻作品,活像一座木雕画廊,每件木雕作品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简单或复杂,每件作品都独显艺术魅力。
做到老学到老
让雕刻作品更有生命力
未经雕琢的木头还是木头,一经雕琢了,木头不再是木头,就像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少不了经历几番风雨,几度春秋。通过几十年的木雕生活,刘德发早已将手中的木头当成了朋友。
年出生在石桥古镇的刘德发,从19岁就开始学习木工技艺,几个月后他虽从军,但即使是在部队里,也依然维持着与木头的缘分。
刘德发正在进行乌木雕刻
说起与木头的缘分,刘德发笑着回忆道:
有一天,一位老连长找到我,希望我帮他做一把椅子,我心想自己才学几个月,哪做得好什么椅子嘛!对于当兵的人来说,本就有着一股迎难而上的精神,经过各番尝试,最后还是把这把椅子做得像模像样的。
后来从部队退伍回乡后一边做着皮鞋生意,一边又拿起了椽子,研究起了木匠的行当。刚开始,就做一般的柜子,后面接触到了乌木,上好的材料也不能浪费,就开始在上面进行雕花,最开始就雕刻龙这样的动物,后面逐步涉及花鸟虫兽等各种动植物。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乌木雕刻。
多年的木匠加上雕刻生涯,刘德发总结出了一句话:“雕刻是一门艺术,不仅要做到老学到老,还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在里面,这样雕刻出来的东西才有生命,更有价值。”
融合农耕文化
雕出多彩农耕柜
从刘德发狭窄的操作间侧身上楼,一眼就能瞧见一只展翅待飞的老鹰伫立在书桌之上,背后则是一个长2.4米、宽0.6米、高2.4米的雕花乌木衣柜。定睛一看,这可不是一般的乌木衣柜,衣柜门上精美地雕刻着一幅完整的农耕文化图。
农事耕作图
从春耕犁地开始,到秋收稻谷入仓,刘德发都一一地雕刻在这个2.4米见方的四开门衣柜上,其中包括耙耨、布秧、淤荫、拨秧、一耘、二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籭、簸扬、砻、入仓等数道工序。
刘德发介绍道:
雕刻这幅农耕文化图的灵感也是来源于生活,那是我在北门桥闲逛的时候,发现了这本《耕织图》,回来就从中选取了农事耕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步骤,然后按顺序雕刻在了衣柜门上。
追求鲜活生动的刘德发并不满足生搬硬套的雕刻,还将自己的想法注入到雕刻中来,赋予木雕作品全新的意义。
刘德发说道:
书上的农耕画没有云朵,我又自己设计,把云朵加了进去,然后再看就更有生机了,但同时也增加了工事和难度。
刘德发和他的乌木雕刻作品
站在这长宽见方的木柜前,仿佛能看到一根根乌木,躺在宽埕上,刨花锯末,凿子刻刀齐飞,空气中时常还飘荡着乌木的独特香味,不长的时间便成了木匠所需的各种木料。之后便是刘德发在乌木身上“刺青文身”,看着眼前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呼之欲出,一种种植物瓜果,活色生香。
精美的艺术雕饰结合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不仅丰富了衣柜整体的设计,也增加了艺术欣赏价值,更可以看出木雕工艺品装饰效果的艺术魅力。
刘德发说道:
木雕作品完成后还要打上蜜蜡,保持乌木的自然木纹和古朴凝重的质感,也更加环保健康安全。
精雕细琢
四年成就一张千工床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乌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时常能看到或听见“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这样的话语,也充分说明了乌木的珍贵。而在刘德发的小楼里,一架暂命名为“千工乌木床”的仿古床正在逐渐成形。
千工床
千工乌木床是刘德发年就开始构思设计的仿古雕花床。刘德发一边拿出他从开始构思到正在实施的所有图纸,一边介绍道:
在制作了一系列乌木作品后,我就在构思要设计一件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这座仿湘楚木雕风格的乌木床就进入了我的视野。
经过反复的构思和修改,这座千工乌木床以宽2.8米、深3.3米、高2.5米的体态问世了,目前该床的整体架构已经完工。
最初我设计的床高是2.7米,经过测算、结合现代房屋的高度,最后又改成了2.5米高。
从这些构思图纸,可以看出年的第一份构思图纸到年开始动工的图纸,这期间刘德发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思考和改进。
来到刘德发的小操作间里,这张千工床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不仅形体高大,且围栏、床柱、牙板、四足及上楣板等全部雕上了花纹鸟兽、花卉等纹饰,有些进行了镂空雕饰,而且每块之间纹饰形态无一相同,足见做工之精,还有正面的垂花门的雕饰也是玲珑剔透。
刘德发说道:
为了既简单又不显单调,现在正在构思设计四周的花窗阁,预计全部完工的话可能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对于雕花,刘德发表示:
我跟别人不一样,不是专业学美术的,但在雕刻图案时,不求快,但求美、求精,就说垂花门旁边的状元游街、麒麟送子吧,它们就是我一锤一凿雕刻出来的。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让每天工作10余小时的刘德发有了现在的千工床。
木雕小知识木雕介绍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国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
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属“精细木工”。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乌木摆件
木雕的起源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记者
唐玉林
?图片
谢明刚
?编辑
简阳发布新媒体运营小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