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5日
科学运动,安全第一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合理的运动
能够改善人的体态,
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
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运动对幼儿有利的一面,减少幼儿运动时的负面影响,幼儿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运动损伤的理论知识并加以实践,助力幼儿茁壮成长。
professional
年6月5日,杭州市西湖区幼儿教师“运动与健康教育研修项目”有幸邀请医院骨科专家孟波医生,就“儿童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急救措施”为西湖区的幼儿教师们开展了一次专业的咨询与培训,促成了一场医学与教育的完美碰撞。
——专家简介
孟波,医院骨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发表国家级、中华级论文多篇,擅长儿童骨科、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introduction
整场活动以刘淑美副教授为孟医生颁发聘书为起始拉开了帷幕!
孟医生围绕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急救”三个方面为现场的幼儿教师开展了专业培训。
——NO.1幼儿运动保护的意义及现状
体育游戏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
科学的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既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又能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达到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思考与讨论:
哪些运动幼儿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负重、拉拉力器、拔河、掰手腕、长跑……
“可怕的下腰、儿童参与成人化运动的悲剧”孟医生以一个个可怕的儿童运动伤害案例直击每位幼儿教师的内心。儿童身体机能不成熟,不能像成人一样进行太剧烈、强度大、时间长的运动。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平衡及控制能力有限,在参与成人化危险运动时,一旦高空跌落,容易导致关节韧带受损,如果伤及脊柱、脊髓会致高位截瘫甚至幼儿的全身瘫痪。
——NO.2幼儿常见运动损伤类型与处理方式
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运动后的幼儿小擦伤及时消毒,伤口大者必须及时进行缝合、包扎。
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幼儿园常见的是肌肉与韧带损伤。基于扭伤孟医生表示常见是在奔跑、混龄游戏中的油桶、架构类游戏中比较多发,主要是踝关节扭伤。
——小儿扭伤了怎么办?
孟医生介绍了RICE原则,即Rest(安静),教师可以先安抚幼儿的情绪,使其安静下来;Ice(冷却)用冰敷的方式,2天以内冰敷,2天以后热敷;Compression(压迫)用绷带捆绑等方式;Eievation(抬高)对患处进行处理。
3.关节脱位:
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同伴之间拉扯手臂,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在外力作用下关节很可能会发生脱位。当老师发现幼儿关节疼痛、肿胀、出现畸形,活动功能丧失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送医院进一步对其开展检查。
——小儿桡骨脱位怎么复位?
幼儿的桡骨小头由桡骨、尺骨、肱骨组成,在牵拉肘时,最易脱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脱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孟医生通过专业讲解,邀请老师上台演示,使大家学会了又一专业复位技能。
此外,孟医生还对骨折、脑震荡以及牙外伤这三种常见的幼儿损伤类型进行了介绍和处理措施的讲解。
儿童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很多,可能是环境中有安全隐患,也有儿童对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当然也有儿童好奇、好动、活泼,幼儿运动功能不完善的原因。
前期介绍了这么多种幼儿损伤类型和急救措施,但老师们可不想这些情况真的发生哦!
一起看看孟医生给我们建议的
预防措施!
1.安全宣教提高幼儿的运动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
2.合理安排运动前后的准备和放松活动。
3.掌握幼儿运动安全与保护的基本方法。
4.掌握基本运动安全伤害急救常识。
认真记录要点的学员教师们
牢记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不要慌张,及时上报保健室和校领导,并做好后期对孩子和家长的跟踪随访。
——NO.3临床急救处理现场教学
除了桡骨小头复位,孟医生还对在座的每位幼儿教师进行了心肺复苏知识宣教及技术演练。
——如何为小儿做心肺复苏?
遇到孩子意识丧失,没有呼吸与心跳时要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取患儿双乳头连线的终点处给予胸外按压,按压时连续先按压30次,频率在每分钟到次,按压深度为4-5cm。开放气道后清理口腔分泌物,并进行人工呼吸。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点开视频,查收你的心肺急救知识!
——现场提问与支招:
作为奋战在一线工作的老师或者孩子的妈妈,学员老师们也借此机会想专业的孟医生请教了一些关于孩子或者自身骨骼和身体上的问题,孟医生也一一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得到了学员老师们的好评。
——我们的学习与收获:
回归主题“科学运动,安全第一”。通过这次孟波医生讲座学习,我们知道了多种幼儿常见的运动损伤,今后将会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运动,避免幼儿阶段进行专门性的力量练习和无氧耐力活动。同时我们也学到了更多关于幼儿损伤后可以如何进行急救处理的知识。
儿童健康与行为发展
科学运动快乐生活
文字|陈楠
编辑|倪亚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