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头挂在树上锻炼大爷大妈ldquo

“第一次路过真给我吓一跳,老远看以为有人上吊呢。后来听说是治颈椎病呢,而且现在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公园里面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你听说过把头部吊起来能治疗颈椎病吗?在铁西区兴华公园内,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下巴上套着一个东西,双腿双脚离地,身体在空中来回摆荡。

  

5月24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是一位姓孙的先生发明的治疗颈椎和腰椎病的方法,这种看似很危险又惊人的锻炼方式及工具,还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一群人吊着下巴“荡秋千”

  

在铁西区兴华公园西北方向一棵粗壮的大树下,记者找到了吊着下巴锻炼的人群。18时左右,公园内吃完饭散步的人越来越多,来锻炼的人也跟着增加,不一会儿就有将近10人尝试。

  

记者看到,挂在树上的带子较宽,挂在树上呈U形。在带子下部四分之三段有一个类似铁质的横梁,带子最下面还有一个套下巴的垫子,能支撑起身体全部力量。锻炼者的动作十分娴熟,把带子套在下巴上,双脚腾空后就开始自如地摇晃身体,有熟练的锻炼者甚至可以倒立悬挂,身子在空中呈蹬车姿势。

  

记者询问了两位锻炼者,他们都表示颈椎疾病缓解了不少,基本治好了,头晕目眩的症状没有了。“我当初也是听朋友说的,利用的牵引器的原理。刚来时,看他们的锻炼方式确实吓一跳,后来慢慢试了一次,觉得不可怕,还挺舒服,后背都伸展开了。”

  

锻炼者悠闲自在地挂在树上晃着,但围观者大多还是对他们的锻炼方式瞠目结舌,“往前仰一下不就勒脖子了吗?往后仰一下就掉下来了,怎么看都危险。”“体重大的,颈椎没治好,脖子再抻坏了,下巴也容易脱臼啊!”但是锻炼者全然不顾围观者异常的眼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锻炼方式中,也有一些大胆的市民上前要求尝试。

  

发明者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者孙先生说,自己今年57岁,以吊式牵引器的方式锻炼已经好多年,至今没有出现过意外,而且治好了很多人的颈椎病。为此,孙先生申请了《一种新型活动颈椎牵引器》的实用新型专利。

  

孙先生介绍,早些年自己的肩颈有问题,在日常锻炼中寻找和积累经验,各种治疗方式都尝试过,但还是觉得牵引器最有效果。所以,根据牵引器的原理,发明了吊式牵引器。该牵引器除了针对颈椎和肩部问题之外,甚至还可以修复颈椎和腰椎等疾病。很多人知道孙先生的发明后,都慕名前来体验。孙先生表示,无论是谁来体验,都是免费的,不收钱。

  

一位从外市来的患者称,自己已在全国各地尝试很多颈椎治疗方法,“当时都能缓解,不过一段时间之后还会再犯。我朋友提到这种锻炼方式,我就特意开车过来看看。”

  

“我是颈椎狭窄,两条腿走路费劲。从视频网站上看到这个地方,决定过来尝试,每天大约坐一个半小时公交车,今天是第5天,感觉迈步时两条腿都有力量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

  各方观点

  市民:多数人觉得这种锻炼有风险

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围观者对于这种治疗方式的看法,多数人表示吓人,不敢轻易尝试。有围观者称,只要不是下雨天,他们天天都来,虽然经常能看见他们锻炼,但是每次看都捏着一把汗。“听说是发明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人治好了,也有很多人来试练。我颈椎和腰椎都不好,观望半个月,还是不敢尝试,怕把下巴抻脱臼了。”

  

另一部分人表示,可以再发明个悬挂的仪器,给锻炼者增加保险系数。还有一部分人表示,这种锻炼方式对树的伤害太大。

  

专家:

悬吊力度一旦掌握不好容易二次受伤

  

医院综合外科谭志刚主任介绍,牵引器悬吊对颈椎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对椎间盘压力有减小作用。“但是牵引悬吊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容易造成颈椎小关节错位,颈部肌肉拉伤,特别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者颈椎退行性病变、椎动脉病变的患者,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大危险,贸然悬吊,力度很难掌控,容易二次受伤,甚至造成不可控的后果,医院的骨科或者康复科,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健康指南

  

日常可做颈部保健操

  

谭志刚表示,颈椎病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要急于治好,日常要多注意保养和做一些颈部保健操。

  

1.探仰头式:下巴靠近胸部,保持姿势5秒,把头缓缓后仰保持5秒,恢复坐姿,连续做2—6次。

  

2.转动肩关节式:肩关节由前至后连续划圆,然后反方向,重复4—6次,速度不要太快。

  

3.旋转头部式:从左到右旋转头部,然后反方向2—6次。

  

4.摸耳式:将左手上举越过头摸右耳,换手做4次。

来源:沈阳晚报

小编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hewownoob.net/gyjzb/7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