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新技术

颈椎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是颈椎退行性改变,生物力学失衡是颈椎病的主要成因,而颈椎节段性不稳及相关肌群薄弱是导致生物力学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生物力学调整与主动运动康复相结合是颈椎病康复治疗防治并重的更合适手段,是颈椎病康复治疗的新理念、新趋势。

颈椎病早期炎症明显时,不宜采用力学疗法,以免加重炎症,应选用以消除炎症为主的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方法等。炎症减轻后,如症状主要由机械压迫因素引起为主,就应选用能减压的力学调整疗法,如颈椎牵引、颈椎减压治疗。如症状主要由颈椎排列不良所致,就应选用能调整脊椎排列的疗法如手法复位、整脊手法等方法。如因肌肉机能下降所致脊椎不稳,则应使用以主动运动治疗为主的方法。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患者多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导致椎间孔狭窄和颈神经根受累。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是一种全新的颈椎牵引装置,比普通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更好疗效。

普通牵引多属一维牵引,作用力的模式为持续或间歇的线性模式,力的作用点作用于全部颈椎,而很难根据患者体质、病程、突出部位及突出程度来改变牵引距离、牵引角度等参数。

而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采用高精度减压力反馈系统感受器,其牵引角度的设计可使减压力精确定位到病变椎间盘,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床体使患者感觉舒适。因此,该系统是在颈部肌肉完全放松的前提下进行持续牵拉,使减压力最大限度地作用于病变椎间隙,从而更有利于受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增加及突出椎间盘的回纳,同时也为脱水椎间盘组织液回渗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与普通牵引相比,SDS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具有准确快速定位、提供有效负压、全程舒适、安全高效的特点。

智能脉冲仪整脊技术治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患者通常伴有头、肩、颈、臂等部位疼痛及相应压痛点,X线片上无椎间隙狭窄等明显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椎体间不稳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异常表现。智能脉冲仪整脊技术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

智能脉冲仪是为提高整脊调节效率而设计的脉冲式调整仪器,用其整脊可减轻整脊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智能脉冲仪能够智能感应人体不同部位自动调整所需的振动频率及脉冲次数,并以声音及灯光的方式反馈给操作者,让操作者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治疗。推拿手法辅以智能脉冲整脊治疗可调整脊椎、骨关节排列,纠正颈椎退变失稳后椎体位置紊乱,改善颈椎生理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从而促进颈椎动、静态平衡功能恢复,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功能。

足踝力学调整矫形技术辅助治疗颈椎病

足踝部力学调整矫形技术已在某种程度上介入颈椎病的治疗领域。足部结构异常或姿势不良,直接引起下肢的生物力学异常,进一步会引起躯体以至颈椎的力学不良及姿势异常。通过足踝不良生物力学测试及分析,制作合乎患者生物力学要求的鞋垫,以调整患者足踝不良生物力学,有助于某些情形的颈椎不良应力的调整,辅助治疗颈椎病,也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复发。

主动运动疗法巩固颈椎病远期疗效

颈椎病的治疗可以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病人接受医生所给予的治疗,包括针灸、药物、牵引、按摩、理疗等治疗方法,统称为被动治疗。另一类则是让患者采用合适的主动运动方式对颈部等相关部位以至于全身进行锻炼,称为主动运动治疗。

主动运动治疗可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改善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减少神经刺激等,长期坚持主动运动锻炼可到巩固疗效,减少颈椎病复发。

主动运动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弹性带、棍操、哑铃操等,也有利用机械进行训练。

随着运动治疗的发展,创新性的运动训练方式不断涌现,并显示出其优越性。下面介绍两种新型的运动治疗方法。

⑴Thera-Band渐进抗阻训练

使用Thera-Band弹性训练带进行运动训练是新兴的运动治疗新方法,其核心理念就是渐进式阻力训练,运用不同弹性的塑胶弹性带进行抗阻牵拉和多角度等长抗阻力肌力训练,可以较短时间内提高颈部肌肉及韧带的力量,改善颈椎功能、扩大颈椎活动度。

Thera-Band训练带有7种不同颜色,以区分不同的阻力,患者可根据自身能力对此运动量作适当调整。如果某种颜色弹力带能很轻松地完成计划时,可考虑采用下一级别弹力带训练。

此法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软性牵引很好地解决了颈椎两侧的肌肉粘连和颈椎活动度问题,起到仅锻炼肌肉而避免颈椎各关节受到磨损的作用,可作为颈椎病的辅助治疗和维持颈椎健康的预防手段。

⑵悬吊训练法

悬吊训练疗法(slingexercisetherapy,SET)是利用悬吊系统,包括悬吊网架、悬吊绳、悬吊带、弹力支持带等组成的悬吊装置及配件进行运动治疗的方法。

悬吊运动疗法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通过特有的悬吊装置,在不稳定的支持面(悬吊带)上,在无痛的前提下进行训练,旨在激活脊柱深层稳定肌,重建正确的肌肉运动控制模式,以增强脊柱稳定性。

其中仰卧位颈椎中立体位动作主要作用于颈部深层稳定系统,偏重于后部深层稳定肌。仰卧位颈部后仰动作则侧重作用于枕后及颈部后伸肌群,这两个动作相结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颈椎稳定性差及颈肌不耐疲劳的问题。还可以针对性训练颈部的后伸肌群。

采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它可以在巩固手法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强颈部深层稳定性,提高颈肌肌力、耐力,这对于维持颈椎病的远期治疗效果也将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王楚怀.颈椎病康复治疗新理念与新技术.康复医学/励建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田浩文,高晓平.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年7月第7卷第14期:-

王德利,张德清,杨诩,王刚,周游,刘经星.智能脉冲枪整脊技术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年7月第37卷第7期:-

陈香仙,綦湘,吕品.颈椎病的Thera-Band抗阻力运动疗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9月23日第16卷第39期:-

许卫平,陈彦,张坤木,周桂飞,林志辉。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医药前沿,年1月:-

本期编辑:Belle

本文系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鍜ㄨ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鍘诲摢瀹跺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hewownoob.net/jzbszmyqd/488.html